测量检定与仪器校准的区别
计量是一种生活态度。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计量员,计量常识的分享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来谈谈计量检定和仪器校准的区别,希望能帮助刚入行的计量员。仪器校准和计量检定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更不能等同。
目的不同
仪器校准的目的是根据测量标准对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进行评估,以保证测量值的准确性,属于自下而上的一组操作。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对此示值误差进行评估,并按仪器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仪器校准记录和校准标识。仪器校准除了评估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和确定相关测量特性外,还可以将仪器校准结果表示为校准值或校准因素,具体指导测量过程的操作。举例来说,一个机械加工机构使用的卡尺,通过校准发现与计量标准相比已经大了0.2。mm,这些数据可以作为修正值,在仪器校准标志和记录中标明三个校准值与标准器相比较大的O.数值为2mm。该计量器具(卡尺)在实物测量过程中,减去大于0.2mm的修正值,就是实物测量的实测值。只需能够达到量值追溯的目的,清楚地了解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就能达到仪器校准的目的。测量检定的目的是对测量装置进行强制全面的评估。这一综合评价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对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进行检定。这一规定要求是测量装置检定规定的误差范围。测量装置的误差范围是否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通过测量检定进行评估。
不同的对象:仪器校准的对象是强制检定以外的测量设备。主要是指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广泛使用的测量设备,包括采购检验、过程检验和产品检验中使用的测量设备。测量检定的对象是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测量检定的对象主要是三类测量设备。这是:1。测量基准,2.〔计量〕标准,3。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59种工作计量器具。
性质不同:仪器校准不是强制性的,是组织自愿的追溯行为。计量检定属于强制执法行为,属于法制计量管理范畴。
根据不同:仪器校准的主要依据是组织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的《校准规范》或参照《检定规程》的要求。计量检定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检定规程。
不同的方法:仪器校准方法可以通过组织自学、其他学校,也可以通过自学和其他学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量检定必须在合格的测量部门或法定授权单位进行。
不同的周期:仪器校准周期由组织根据使用计量仪器的需要自行确定。计量检定的周期必须按照《检定规程》的规定进行,组织不能自行确定。
内容不同:仪器校准的内容和项目只是对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进行评估,以确保测量值的准确测量和检定内容是对测量装置的全面评估,除了校准的所有内容外,还需要对相关项目进行检定。校准的内容可以由组织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因此,根据实际情况,验证可以代替验证,而仪器校准不能代替计量验证。
结论不同:
仪器校准的结论只是对测量装置的测量误差进行评估,以确保测量值的准确性,不需要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校准结果可以给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测量检定必须根据《检定规定》规定的测量误差范围,对测量装置的合格性和不合格性进行判断。超过《检定规定》规定的测量误差范围为不合格,在规定的测量误差范围内为合格。测量检定的结果是给出《检定证书》。
不同的法律效力:
校准结论没有法律效力,给出的校准证书只标明量值误差,属于技术文件。计量检定结论具有法律效力,可作为计量器具或测量装置检定的法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属于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均实行强制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