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的校准程序如下。
(1)培训仪器校准人员。
培养仪器校准人员的途径:通过培训国家指定机构、企业、行业指定机构、专门厂家等。
(2)制定《标准校准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应确定以下内容。
确定设备的实际使用频率。使用频率越高,校准周期越短。
确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厂家推荐的校正周期。
确定客户对产品精度的要求。客户要求越严格,校准周期越短。
(3)按照《标准校准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校准。
(1)根据设备精度、仪器校准周期、校准项目的要求实施校准。
(2)提前与设备使用部门协调时间,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
为仪器校准设置的各种条件应标有各种标志,以防被误改。
如果使用“主设备”进行校准,应在“账户”和校准设备上明确标注。
在设备上贴上“已更正”的标签。
准确管理的注意事项如下。
(1)对于新购买的设备,在使用前进行校正。
(2)校正对象和未校正对象都要识别和管理,识别越详细,出错和遗漏的机会就越少。
(3)当精度偏差过大无法校正报废时,必须对设备进行标记并报相关部门批准。
(4)“主装置”在生产中应尽量频繁使用,以避免自身精度的偏差。
(5)不要将所有设备的仪器校准周期设置为同一个周期,而是考虑保证精度,尽量降低校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