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仪器销售、校准、检测、维修一体化服务

  • 节省人力

    节省人力

  • 节省时间

    节省时间

  • 节省成本

    节省成本

咨询热线:159-2290-0188

成都计量检测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企业完善计量检测工作的方法

2020-11-20 09:49:41

  1.企业应建立符合需求的检测标准

  (1)检测标准的选择

  企业选择检测标准一般情况下是:是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在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可采用行业标准,在即无国家标准也无行业标准规定的情况下企业可自行建立企业标准,企业完成检测标准的建立后,需到相关的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后方可实施。特殊情况下企业标准的建立,是指在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情况下企业仍要建立自身的企业标准,如:一些外销型企业产品出口到欧洲、美洲及日本等国家,其检测标准要求高于我国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所规定的内容,此时企业可依据自身需求建立相关的企业标准,而该企业标准的要求必须高于或等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同时也需到相关的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后方可实施。

  检测标准的选择应符合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这些企业容易进入的误区就是标准选择的过高或过低。选用高标准一直是许多企业发展的信条,因为有了高的标准才有高的产品质量,但这一条企业需量力而行,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正处于起步或发展的初级阶段,过高的要求容易增加产品的成本、延长产品的加工周期等,降低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及应变力。近几年我们注意到在IS09000、IS014000及TSl6949中陆续提到了“企业应满足客户需求”,因此企业在选择标准时在不违背国家相关规定的情况下,选择能满足客户要求的标准即可。如在当地有一家生产掌上移动PC的厂商,其产品出厂检测标准中有一条“振动试验”,所以每批货出厂前其都需将产品送到省级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测,每次检测都需五天左右,延误了出货时间。同时振动试验足破坏性试验,送去的样品只能报废,再加上检测费用,增加了产品成本。

  而通过查阅相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我们发现该检测标准的“振动试验”条款可纳入每年一次的型式检验中,通过完善企业标准,简化了其出货检测流程,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2)检测标准的建立

  在完成检测标准的选择后,企业应考虑如何建立检测标准体系。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若没有直接采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企业应考虑依据其他相关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建立符合客户要求的企业标准。

  ①明确需求。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是为了要满足企业生产、技术、经营及管理对标准化的需要,从而提高企业运行的整体效益。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标准实施后不会产生预期的标准化效果,因此制定企业标准或编制标准体系表应充分考虑是否满足企业生产过程的需要,从需要的属性来看,可分为三类:一是必须履行的,如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需要;二是明示的需要,如顾客的需要、过程控制的需要;三是通常隐含的需要,是指企业或l—J行业的一般做法或惯例。

  ②详细的体系策划。企业规模不论大小,均需设置相应的标准化组织机构。机构成立后,首先要清理好企业现行的标准和各项规章制度,并建立日常的收集渠道,制定计划,将标准体系的建立纳入企业目标管理之中。要深入调研国内外科技及管理的发展动态,各个领域标准及其发展状况,对有关标准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总方针、标准化目标,应用标准化过程方法对企业拟建立的标准体系进行策划,并保证策划结果满足标准化目标要求。

  ③配置相应的检测设备。依据建立的标准体系,配置精度相适宜的计量检测器具。前面所讲述的大部分内容多是人力资源的投入,而本节内容则是需要企业进行财力投入,一般一个普通检测标准体系的量具配置额度在十几万元左右,多则配置额度在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也有。而这些资金对于一个正在起步阶段的企业确实难以出手,也是许多企业为什么建立了良好的检测标准体系,而无法实行的较主要的原因。针对以上现状,企业可采取分阶段配置的方法,即在创业初期(资金较为紧张)除配置现场所必备的检测设备外,采用委外检测方式,可降低企业创业初期资金投入压力;企业到了发展中期(资金压力稍有缓和),由于委外检测方式具有时间长、费用高等特点,不太适合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企业可逐步分批次进行计量检测器具的配置,直至出厂检测项目在厂内即可全部完成:企业到了稳步发展阶段(资金较为充裕),可对现订的计量检测器具进行更新,淘汰落后的检测设备,保证测量精度。

成都计量检测

  (3)检测标准的备案

  本节所所提到的检测标准的备案,主要是指企业自身建立的企业标准需到当地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备案的制度。关于备案机关的规定:行业标准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地方标准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的产品标准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该规定的实施有利于:备案部门可以随时了解标准的制定情况,特别是便于检查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制定了标准。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既没有国家标准,又没有行业标准,也没有制定企业标准,就可以监督、帮助企业尽快制定企业标准。

  便于发现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是否遵守有关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如果发现有违背的情况,可以及时予以纠正或停止执行相应的标准。对于企业的产品标准来说,当供需双方由于产品贸易发生争议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合同规定的企业产品标准进行仲裁和检验。这个企业标准,应该是已备案的标准,而不是企业随意选用的标准。

  2.企业应完善检测人员的培训机制

  企业计量工作的基础是企业的计量管理和计量技术人员。新标准和规范在企业的贯彻实施对企业的广大计量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有计划地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之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并与企业的持续发展相适应。

  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企业计量管理人员的计量法制意识和计量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使企业计量管理人员认识到,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计量器具要依法检定、操作要符合规程、管理要依据科学,更好地保证企业生产计量的准确,从而最终保证企业的产品质量。

  (1)培训计划

  1)企业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在每年的年底制定次年的人员培训计划,并编制完成《年度培训计划表》及相关责任人后,即可实施:

  2)未列入年度计划的,又确有培训需求的可提出临时培训申请,填写《培训申请表》,经负责人批准后即可实施。

  (2)培训方式

  ①安排外出专业学习、进修的培训;②业余时间参加与专业有关的技术学习及其它培训班;③参加各类专业的学术交流会、研讨会及展览会;④企业内举办专项讲座、专项培训或专业学术报告会;⑤结合工作实际需要,举办业务学习活动。

  (3)培训内容

  根据人员的岗位,安排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此外,还包括下列培训内容:实验室的认证认可、标准化知识、检测/检定/校准质量保证、计量理论知识、测量不确定度理论及数据处理、统计技术、法规、实验部门安全及防护知识。

  (4)人员考核

  ①工作上岗证考核。检测人员必须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持证上岗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有关部门负责人对临时聘用人员或辅助检测、检定/校准人员进行必要的应知、应会科目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后准予有限制上岗;技术规范、标准方法更新时,参加培训考核。

    ②贵重、精密仪器设备操作资格考核。凡使用贵重、精密仪器设备,工作人员以前未使用过该仪器时,由各部门组织参加仪器设备供应商举办的使用培训并参加仪器设备的验收和安装调试,或以其它方式进行培训,经相关部门组织考核合格后,方可被授权使用该仪器。

  3.企业应建立长效的执行机制

  (1)建立长效的质量管理机制

  建立企业自身的检测标准体系,其目的是保证产品标准的实施和产品质量的稳定,从而使企业能稳定地占领市场,不致因质量波动失去顾客的信誉而丢掉市场。这个目标是同质量管理体系一致的,没有任何的矛盾,所以如果企业真正建立了标准体系,应能在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及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在未建立质量体系的企业里。要下大力气攀上这第二个台阶。因为只有一个孤立的产品标准是不解决问题的。一个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涉及到许多内部外部的冈素,这些因素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不可能稳定,所以建立标准体系就是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标准加以规范。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只是在企业内搭建了一个框架,虽然已有一系列标准充实,但在企业的实践中,仍要不断完善,使体系成为一个动态的、有活力的体系。因此企业开展检测标准工作,应适应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不可以采用同一种模式。规模大、基础好、技术力量强的企业,应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核心,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完整的标准体系。应主动掌握国际标准发展的动向,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企业标准水平和检验能力: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要将企业的科研成果通过制定标准,尽早转化为生产力。中小型企业应首先配齐产品标准和与生产直接相关的原材料、工艺、成品和半成品标准和相关的检验方法标准,坚持按标准组织生产并达到标准要求,保证产品合格。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完善标准体系,使企业所有的技术、管理、工作事项都有标准作依据,使每个员工都明确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是企业管理逐步走向科学、规范化的道路。

  (2)建立计量器具的定期检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七条规定:计量标准器具的使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①经计量检定合格;②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③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④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送国家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对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企事业可采用校准的方式进行控制。一般来说,企事业可通过委外校准、内部校准、内校与外校相结合三种校准方法进行量值的溯源。

  因此,为保证计量器具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企业应依据相关规定制定计量器具的定期检定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定期检定。对于任何计量器具出现损坏、过载、或误操作、显示不正常,以及功能出现可疑、超过规定的检定周期,都视为不合格计量器具。一经发现,应立即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做出明显的标识,以便按规定程序处置。

近期浏览: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
Copyright © 重庆高铁计量检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17006902号-2 主要从事于计量检测,第三方计量检测,计量检定, 欢迎来电咨询!

 渝公网安备 50009802001085号

成都计量检测

微信扫一扫